第330章 半夏建议盖高楼(第2页)

 一边想着,半夏走到了施工处,看那些曾经的俘虏跟老百姓们混合在一起干活,不禁又感叹起来,小古板那人是真的会拿捏人心啊,怎么看都不像个才十一的孩子,更像她以前在电视上见过的老干部。

 之所以这么感叹是因为,当初被俘虏的六千多人,除了个别有问题的小头目被接连处死,剩余的全数心甘情愿的归顺了。

 之所以说心甘情愿,是因为之前梅雨天不能干活的时候,连城墨派人分批次领着这些士兵回家把对方愿意跟来的亲人也都接了过来,不用继续当兵打仗,还有地方干活挣钱继续生存下去,处于底层的老百姓哪有不愿意的?

 尤其如今不管是被朝廷跟安王占领的越南府,还是成王盘踞的华阳府,老百姓都过得胆战心惊的,生怕上面管事的一个不如意,老百姓就一点活路都没了。

 家里人来接,可不就拖家带口的跑路了吗?

 如今理县内城已经住不下了,内城城墙下已经搭了好多窝棚,虽然说住所不太好,但老百姓吃的好手里还有余钱,衙门还答应了到时候会给他们统一在外城盖房子,那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不过一直不盖房子也不是事,怕外城的老百姓们吃饱喝足之后就会不满闹事,半夏巡视一圈留下几个大人记录农作物生长情况,就满意的回去了。

 经过一个梅雨季,无论是当初抛种的稻苗还是插秧的稻苗都在茁壮成长,一开始看那些抛种的稻苗还长得很是精神,可不过半月的时间就被插秧的稻苗碾压。

 回去的路上半夏就看到她亲自监督插秧除草的那千亩地长势良好,比旁边抛种的地里高出一截,对比十分明显。

 这不仅是因为插秧的稻苗长得好,主要是好除草好施肥,搭理起来方便勤快,秧苗自然就长得好了。

 跟半夏一起坐在车厢里的小花也是目不转睛的盯着那些稻苗看,不禁还跟自家姑娘分享,语气里满是自豪。

 “姑娘你看,这秧苗比咱们七天前来看又高了好大一截,您说的插秧的法子真好,这田里就跟菜垄子一样的,又好除草又好施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