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三年知县官,十万雪花银(第2页)

 然后朝着群众大喊:“跟你们说了多少次了,申时过后我们就要放衙了,别碍着老子潇洒……”说着就将一块木板挂了起来。

 木板上面写着两个朱红色大字:放衙。

 围观的百姓并无恼怒之状,识趣般纷纷散去,很显然,这种呼喝和举止对他们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不足为奇了。

 而那个老头子和年轻书生定在原地纹丝未动。

 老头正是朱元璋,“书生”则是他的大儿子朱标。

 两人之所以出现在这里,是因为上午上朝之时,去年大明考满第一的知县朱瞳被景川候曹震弹劾贪污受贿。

 朱元璋惜才,生怕杀错了能臣,所以力排众议,坚决没让暴戾的锦衣卫来查。

 不然,经过那些屠夫们的手,哪怕是是清官,出来后人也得残废,不能再为百姓做事。

 只是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微服私巡的朱元璋脸色铁青,气得浑身战栗,凌厉地看着高高挂起的木牌,冷色道:“好你个狗日的狗官!咱早就下令,要地方官员勤于政事,不得推诿懈怠,但就在京畿之地,你不仅贪,还懒!”

 “亏咱爱惜你,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

 “标儿,去叫人来,把那狗官凌迟处死,少于3000刀就死了,就让操刀的把自己头给割下!”

 朱标见父亲杀意外露,吓了一跳,连忙劝道:“父亲切莫生气,气坏了身子不值得,或许是有别的缘故呢?我们一路走来,江宁县的繁荣你也是见到的,若是贪官,懒官,百姓哪能有现在的安居乐业。”

 “有狗屁的缘故,有什么事能跟百姓民生相提并论!我还不知道他们这些当官的么,口口声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实际呢?这些狗当官的,倒是先天下之乐而乐,忧?哼,都是留给百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