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大干一场(第2页)

 这一幕,再次点燃了周围人的兴奋,很快,在倒马关里便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通过的,喜笑颜开,端着米粥吃了起来,没通过的,则一脸死气,只恨自己怎么就这么不给力。 

 而洋河堡的测试也很简单,第一步就是检查身体是否完整,有无缺陷等等,智力是否有问题之类的。 

 而后便是一些很简单的体力运动,为的就是看看报名者有没有什么暗病。 

 难民们本就经常饿肚子,若是测试什么大体力的项目,能通过的恐怕少之又少。 

 倒马关所这里的募兵点几乎都是山陕两地的难民。 

 而这两个地方历来都是多战之地,两地的百姓也都民风彪悍,招这些人当兵,只需要将他们的身体调理好,便是精锐之兵。 

 稍加调教,便是百战之兵! 

 这在孙传庭那里就很容易看出来,历史上的他两度出任陕西,招募的秦兵也没有训练多久,战力却是不俗! 

 而在外的募兵点也仅有倒马关所,紫荆关所,以及宁武关这三个必经之地有。 

 而在宣府和大同的许多官道上,洋河堡的骑兵时不时会经过大吼洋河堡募兵的消息,至于难民们相信与否,去与不去,就看他们自己了。 

 不过对于很多快要饿死的难民来说,虽然他们不是很相信,可左右是死,洋河堡好歹还有个希望不是。 

 而且周建安为了让更多的难民赶往洋河堡试试,周建安还让骑兵们对外宣扬,凡是来到洋河堡的四十岁以下的男丁,就算没有被录用,也可以吃上一顿饱饭,领上一升的粮食。 

 这份诱惑,可是十分的足够的。 

 短短三天的时间,几乎大同宣府所有的难民都在朝着洋河堡移动。 

 洋河堡的这一个举动,也间接的给各地减轻了负担,各个地方的官员们也是压力骤减。 

 宣府,洋河堡外,挤满了难民,洋河堡内一半的旗兵都被派了出去维持秩序,堡内的百姓也都纷纷带上了红袖章出去帮忙维持秩序,这才让场面有条不紊的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