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循伊人睽睽

第 107 章


 第 1o7 章第 1o7 章

 五月起 , 大魏各方被战火席卷 。

 听说阿鲁国也在内斗 , 但大魏无心关注 。 西北诸君 , 随江鹭举起反旗 ,

 兵欺东京 ; 东南道 , 南康王府永平郡主江飞瑛 , 以 “ 朝廷无道 , 逼人骨肉相残 “ 为由 , 同样起了兵 ; 再有西南道 , 张寂集合那些起义的盗匪 、 农民 , 管朝廷要一个说法 , 同样反了 。

 东京被四面八方逼峒 , 君臣却斥四方军马为乱臣贼子 , 无臣节不忠君 ,

 召各路勤王兵马 , 平定这些叛乱 。

 七月燥热 , 姜明潮坐在姜府阴凉些的院中 , 一边听着仆从为他念那些最新的奏章 , 一边听着蝉鸣驴噪 。

 东京要败了 。

 江鹭的兵马已经日益逼近 , 策反飞纸日夜飞在东京上空 , 被百姓捡到 ,

 弄得满城人心惶惶 。 无论朝廷如何说贼兵距离东京还有很长一段路 , 东京百姓们仍啼哭咒骂 。

 百姓们开始攻讯朝堂 : 为何不肯认错 ? 难道凉城之事 , 真的像贼子说的那样 , 是东京逼出来的吗 ? 难道姜太傅真的叛国 , 却还在朝上一手遮天 ?

 小公主暮灵竹第一次在朝上掀帘生气 , 指责那些互相推招的臣子 : 一心对敌之际 , 为何仍不能同心 ?

 然而大势已去 , 一切都要结束了 。

 念完一封封折子的仆从退下去后 , 清寂的院中便只有姜明潮一人闭目坐在竹躺椅上了 。

 躺椅轻轻摇晃 , 如秋十一般 。

 姜明潮模模糊糊中 , 感觉一道人影坐下 , 拿起一旁的蒲扇为他祛暑 。

 那人纤瘦而伶仁 , 鬓如云 , 眉目如月 , 温温柔柔地坐在身侧陪伴他 。

 姜明潮心知这是幻觉 。

 毕竟他的眼睛已经看不见了 , 耳朵不太能听清声音 , 话也不太能说出来 。 今晨时 , 他连出门都做不到 。 等醒过神的时候 , 他现自己已经昏迷了大半日 。

 奏折只能送到姜府 , 奏折内容只能由仆从高声念出 … 而即使他们故意念错 , 姜明潮也现不了了 。

 姜明潮意识到自己的时日恐要走到终点 。

 而今幻觉出现在自己身畔 , 他便知道大限到了 。


 姜明潮眼开眼 , 一片幽黑中 , 他侧过脸 , 朝向自己身畔那纤纤幻觉 :

 “ 静淞咧 。“

 她温温和和地打扇相候 。

 姜明潮失神 :“ 你我早年把姜循教的太好了 。 而今你我伟业被她一手毁掉 , 我竟左右为难啊 。“

 “ 姜夫人 “ 安静地看着他 。

 姜明潮出神 :“ 东京保不住了 , 傀儡公主无法对抗从战火和仇恨中走出来的强敌 。 我至今查不出叶白为何如此古怪 , 可我也知道不能把朝政交给他这样的人手中 。 事到临头 , 我竟然要向姜循认输 。“

 他沉默下去 。

 他的抱负是施展不了了一一原本还有机会 , 但是自从姜循和江鹭联手起兵 , 又杀了伯玉 , 攻他名声 , 这局势便坏了下去 。

 他这几个月 , 一直和那几人斗法 。 可是朝廷对武臣多年打压 , 厉害的能打仗的都在西北 , 都在江警和江飞瑛阵营中 , 连张寂都投向了他们 … 东京根本嬗不下来 。

 姜明潮早知道东京必输 。

 他亦早知道自己拿不到解药 , 活不下来 , 无法和姜循继续斗了 。

 他其实有一个法子 : 教好小公主 。 君权总是厉害的 , 君心总是万民朝拜的 。

 可姜明潮此生最痛恨的便是君权 。

 临终之际 , 他宁可向姜循认输一一

 助他们攻下东京 , 嬴得民心 , 毁灭君权 , 求臣权强盛 。

 姜明潮喃声 :“ 那个叶白寻了借口 , 闭门不出 。 而我的人拦到消息 , 杜家那个小丫头悄悄和城外传信 , 为循循他们指路 。 我知道杜家那小丫头的心思 , 她看出局势不好 , 要给杜家求个活路呢 。

 “ 所以我和阿鲁国人又联系了 … 阿鲁国现在被那个回去的公主闸起内乱 , 伯玉拉扯起来的几位将军不服气 , 带兵逃出阿鲁国 。 我便用我最后的权利 , 为他们在蜀地开了通道 , 让他们一路兵至东京 。 我骗他们说 , 攻下东京 , 他们就可以挟持东京威胁天下 , 要求大魏和他们谈判 , 给他们机会 。 其实怎么可能呢 ? 江鹭的军马 , 江飞瑛的军马 … 谁会认阿鲁国的逃兵呢 ? 江鹭更恨阿鲁国恨得要死 , 挫骨扬灰恐怕都是轻的 。

 “ 东京名正言顺被那几个孩子拿下了 


。 他们是大魏的功臣 , 建立新的朝堂新的秩序 。 静淞 , 你说 , 这样是不是很好 7“

 “ 姜夫人 “ 轻声

 : “ 那么 , 阿竹呢 7“

 姜明潮无言 。

 姜明潮唇角浮起一丝笑 : “ 静淞 , 你说我这辈子所求 , 到底算怎样的结局呢 ?“

 他到底有没有成功呢 ?

 若是没有成功 , 可他终于让暮氏衰败 , 无力强盛 。

 若是成功 , 他到底见不到那一日 , 也终究没机会亲手去实现抱负啊 。

 夏日午沉 , 姜明潮无声无息地死在自家院落中 。

 过了一日 , 宫中的暮灵竹才得到太傅身死的计告 , 而她正茫然地看着太傅临死前写的一封书信 , 为她道明一切 。

 蔡灵竹站不稳 : 杜嫣容和城外联络 , 投靠贼人 ; 叶白想看东京亡于此节 ; 而阿鲁国逃将攻城 。

 宫女疾道 :“ 殿下 , 外面一一 “

 蔡灵竹跟着宫女走出宫殿 , 看到飞飞扬扬的纸屑飘在半空中 。 有卫士抢到一些纸屑 , 那些纸张上写着让东京百姓投降的话 , 写着让摄政公主开城门跪请阿鲁国将军入城的话 。

 这是阿鲁国将军的宣战信 。

 正像姜明潮说的那样 : 他打开了蜀地通道 , 请阿鲁国军马入大魏 。 他叛国叛到了极致 , 什么名节臣心全然不在乎 。

 若是想逃 , 这是最后的机会 。

 蔡灵竹站在围栏前 , 手握两封信 。 一封是太傅写给她的劝告书 , 一封是卫士拦截的阿鲁国传遍全城的劝降书 。 夕阳铺满半边边 , 轰轰烈烈地焚烧天际 , 有一种盛而衰的凄美 。

 宫女惶然 : “ 殿下 ,

 蔓灵竹扶着围栏的手抖 。

 生死存亡之际 , 暮氏公主血脉里存留的骄傲终被激出来一一宫人听到年少的摄政公主轻而坚定的声音 :“ 绝不开城门 , 和阿鲁国铁蹄死战 。

 “ 我纵亡于此 , 大魏国也不会亡于此 。

 “ 告诉全城百姓不必慌张 , 那些是劝降书 , 朝廷没有放弃他们 。 “

 卫士 : “ 那些反贼一一 “

 蔓灵竹想到江鸯和姜循的面容 , 眼睛极快地眨一下 。 她又恨又伤心 ,

 又迷惘


又沉着 :“ 亦不理会 。“

 阿鲁国敌将忽然兵至东京城下 , 攻城之举意得满城惊惶 。

 东京早想过敌军有兵至城下的可能 , 但东京一直以为敌军会是江鹭他们 , 没想过阿鲁国的可能 。 而阿鲁国万千将士像是一夜之间突然冒出来 , 快攻城 , 让东京根本来不及反应 。

 君臣和百姓皆惊 。

 混乱之际 , 蔚灵竹出来主持局势 。

 说来荒唐 , 做摄政公主做了半年 , 没有一样事是这位公主做主的 。 但姜太傅一死 , 叶白也出于不知名的原因避让 , 朝局大权居然回到了这位公主手中 。

 当然 , 也可能是局势艰难 , 无人有心和公主争权 。

 朝臣人人都知前途暗淡 , 各自寻求机会 , 没人在乎一座终要被碣压的皇城的命运 。

 只有暮灵竹在意 。

 这是她的皇城 , 她的子民 。

 蔚灵竹登上城墙之时 , 杜嫖容出现在叶府 。

 叶府一如既往地空荬 , 叶白托病不见任何人 , 杜嫖容是带人硬闭 , 才见到了叶白 。

 正堂四方有风 , 叶白坐在空无家具的堂中独饮 。 树叶簌簌摇落 , 此地像华丽的活人坟墓 。

 杜嫣容想到暮灵竹告诉自己的那些话 。 此时她见到叶白 , 依然忍不住将这位青年从头到尾打量一瞧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