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新年

 其实在2008年春晚前,赵本杉团队一开始准备了两个剧本。

 只是没想到送上去,春晚导演组竟认为两个剧本都不太理想,于是双双被退了回去。

 春晚导演组给出的建议是,根据主旋律,创作一部应景“命题作文“。

 原因是,送上去的那么多作品,竟没一部是奥运题材,不符广电胃口。

 于是,《火炬手》这个小品的编剧变成了徐正超,并不是何庆魁。

 同时,这部作品也只是他为赵本杉所写的第二部正式作品。

 他也比起何庆魁在年龄上要小不少,年仅三十二岁的他属于是新一代编剧。

 这部作品导演,同样也换成了另一个新生代导演,名叫高大宽。

 并不是很多人所熟知的张惠中。

 这個人同时还兼任了赵本杉的经纪人,不过没过多久被赵本杉炒了鱿鱼。

 之后没过多久,高大宽就被爆出了丑闻。

 相比于赵本杉平时与之经常合作的张惠中,高大宽无疑是个替补队员,像是临时拉过来凑数的。

 一般而言,导演能够决定一部作品的走向,演员都是按照导演的要求去演,导演要求怎么做演员就怎么做。

 导演给出了整部作品的艺术构思,演员就要按照这部作品的构思去演。

 临场出事故,叫谁来演也演不好。

 这一来,《火炬手》原本就薄弱的作品,又遭这种事故,无疑是雪上加霜。

 《火炬手》这部小品刚刚完结,回到后台的赵本杉突然失声痛哭。

 年过半百,头发已经花白了的赵本杉,哭的像个孩子一样.

 平时人前的“小品王“,此刻却直言:“这个小品太弱了“。

 一旁刚卸完妆的宋,也是赶忙跑来安慰他。

 后来,在面对记者采访时,赵本杉原本的御用编剧何庆魁,对赵本杉崩溃大哭这个事情给出了他的看法:“故事剧本本身就索然无味。”

 “两个老人都想当火炬手,这个剧本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当然也没有过多的悬念。”

 “观众还没看就知道了结尾,没过初一十五都知道了,当然没有看下去的决心和欲望。”

 没有新奇的包袱,作品的段子都是陈年旧梗,双人床、足球,都是手机空间里翻烂的梗。

 剧本太差,笑料不足,哪怕是赵宋这两位公鸡中的战斗机也只能白搭。

 当然,也不能将锅全都甩给编剧。

 因为这个本子是“主旋律命题作文”。

 而主旋律体裁发挥空间有限,并不是那么好写。

 其它许多题材的作品,可以随意填充贬低、嘲讽、冷笑、挤兑等各式各样的能够带出笑点的包袱。

 主旋律题材就不行,必须往好了的说。

 全往好了的说,很难产生笑料。

 赵本杉也承认,这部作品是他表演起来特别费劲的一部作品。

 并且,平时赵本杉的作品都在15分钟左右,这部“命题作文”作品硬生生加了5分钟,达到了20分钟。

 对于时间的延长,有两种说法。

 一是,赵本杉觉得剧本内容不够,为了演出事先团结,他没跟周围人说。

 而宋最后配合得确实挺好,尽管是在她不知道的情况下。

 二是,主旋律导演需要。

 春晚的导演们认为,这部作品虽然是主旋律题材,但还是对主旋律演出不够,时间、体裁、内容上都不够表现和发挥。

 尤其这一届春晚是在语言类节目原本就不多,主旋律体裁的作品还只有这一部的情况下,深化主题就显得尤为必要了,突出主旋律就变得可贵了。

 在春晚结束后,还有网友指出赵本杉《火炬手》小品后半部分严重抄袭他的徒弟田娃。

 在一段长达5分钟的《演讲》中,田娃每隔一段时间就自己带头鼓掌,“好!”

 赵本杉的“活儿”使得跟他一模一样。

 在《火炬手》中赵本山每说一句就自己带头鼓掌这一表演手段,和他的徒弟田娃的表演相似度也很高。

 而后经过网友对视频中两人的表演逐一对比后,发现两人在舞台上手足无措的神态和动作如出一辙,台词中为下段铺垫和解围时都用一个突如其来的“好”字来带动全场搞笑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