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酒会(第2页)

 与演员只关注最佳配角、最佳主角奖一样,最佳导演奖才是导演的最高荣誉。

 好比美国奥斯卡金像奖,似诺兰、斯皮尔伯格、卡梅隆等等大导演,最为关注的一直都是奥斯卡最佳导演金像奖,这座奖杯才是彰显导演实力的荣誉。

 可《恐怖游轮》没有,投资方有两家,中影和一棵树。

 他所制作的电影作品,一直以来都是自编自导,且也挂名制片人的身份,再加上一棵树公司一直参与投资制作。

 因此,无论是编剧奖、还是导演奖,亦或是最佳影片奖,都与他有关。

 只是若单论导演,那么最高的荣誉,一直都是最佳导演奖。

 戛纳国际电影节60周年华诞着实不同往年,人流量很多,除了游客之外,俱都是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电影人。

 王树前世在成为网大导演,以及成为网大导演后,为了增加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一直都有学习英语。

 而他自05年柏林电影节之后,也一直在不间断的学习英语。

 如今英语水平虽然不怎么好,却也能交流。

 英语这门语言,他当然不想浪费时间的去学习。

 只是如若想要前往好莱坞,这是必须要学会的东西。

 不然语言不通,交流存在障碍,哪怕有翻译,也不行。

 至于让好莱坞的人学汉语与他交流,这个难度比较大.

 逛了一天,几人一同返回。

 次日。

 周讯、周海味等人拉着王树一同出门,开始游览其它在此展映的电影。

 展映的电影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琳琅满目。

 只不过,合王树胃口的电影不多。

 没过多久,王树就被国内来此的媒体逮到,凑上来拉着他进行采访。

 “王导您好,我是新浪娱乐的记者,能耽搁您几分钟时间吗?”

 新浪外派到戛纳的记者是一个年轻小妹子,她拦住王树的去路,笑容满面的问。

 在她身后还有一名摄影师,这会已经用摄像机对准了王树。

 “当然能!”王树露出一口白牙,随后对着摄像机浮现一张笑脸的说道:“我赶时间,你有什么想问的尽快问吧。”

 新浪是国内来到戛纳的媒体,王树可不想他人还在戛纳,国内就出现他在戛纳耍大牌的新闻。

 新浪网记者听到王树同意,脸上的笑容更甚,她连忙问道:“王导,听说您所执导的《恐怖游轮》参与了这次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的角逐,冒昧的问一下,您有信心拿奖吗?”

 “信心当然有,如果没有就不会来到戛纳了。”作为一名20岁的年轻人,王树觉得必不可少需要展现出年轻人该有的“自信”。

 而且,《恐怖游轮》又正在国内影院上映,需要冲击3亿票房,更是要搞出新闻,维持热度。

 听到王树的回答,新浪网记者的笑容更加热烈了,作为一名想要搞到吸引眼球的新闻的记者,她最担心采访时遇到的人过于圆滑。

 采访来采访去,看似采访了不少时间,实则没什么大用。

 反观王导就不一样了,第一个问题就敢给出如此肯定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