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拘谨
盛南锦迎了上去,“嫂子,您怎么出来了!哎哟,还抱着孩子,被风吹到了怎么办?也不小心些。”
高氏笑着道,“放心吧,这孩子壮实着呢,哪就这么金贵了。倒是你怎么突然来了,事先也不送个消息来,好让你大哥去通州接你呀。公公婆婆也不知道,你这胆子也太大了些。” 盛南锦道,“就是怕家里人惦记,所以才没敢说。走水路十分太平,你看我不是平平安安地到了吗?” 高氏热络地道,“累坏了吧?快到屋里去坐,今日卓大太太将婆婆请了过去,我这就让人去告诉她一声。” 盛南锦拉住她道,“我又不是外人,别跟舅母说,让她安心和卓大太太说会儿话。”说完便招手叫来了盛南绒。 先前在盛家都是见过面的,盛南绒落落大方地向高氏行礼,也叫了声嫂子。 高氏虽然意外,但还是亲切地道,“绒姐儿好像长高了不少,更漂亮了,是大姑娘了。” 盛南绒腼腆地低下了头。 惠家的下人不多,好在镖队的人帮着搬送行李,很快便将东西都搬进了院。 看着眼前的宅子,盛六爷大气也不敢喘,拘谨地躲在一边。 高氏低声道,“那位是谁?” 盛南锦道,“是宗族里的六爷,按辈分我要称一声六叔。我父亲病着,家里又没什么人,这次进京,多靠他陪护忙前忙后的打点。” 高氏点了点头,转身对看门的老头道,“快叫个人去衙门告诉大爷一声,就说句容的表小姐来了,让他回来帮着待客。” 盛六爷是男子,高氏不好招呼,只能让人去叫丈夫回来。 盛南锦忙道,“能行吗?哥哥在衙门有差事,还是以正事为主。六爷是自己人,家里的情况也都清楚,不会介意的。” 高氏却道,“毕竟是宗族里的人,不能太怠慢了。等他回去和旁人提起来,对你也不好。” 盛南锦见她态度坚决,倒也不好再说。 高氏一边请盛南锦和盛南绒到后院,一边让人请盛六爷到前厅休息,又特意交代道,“是表小姐的姻亲,务必好好招待。” 下人明白,除了茶水是大红袍外,招待的糕点也都是京城素味斋的拿手点心。 盛六爷虽然不懂这些,但见惠家的下人待自己十分客气,心里非常的高兴。 盛南锦和盛南绒则去了后院。 盛南锦四下里张望,笑着道,“这宅子才像回事,不比之前借居在卓家时强太多了吗?” 高氏道,“好不好的咱不敢说,好歹有了自己的家。人这一生啊,就盼个安身立命的所在,借居在旁人家,这心里总是不踏实。你看这院子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我们自己种下的,等将来孩子们大了,就能在树下乘凉玩耍了。” 盛南锦轻轻点头,又问道,“怎么不见二嫂?” 高氏闻声一乐,“你来得突然,怕是刚好错过了公公往那边送的信儿。你二哥哥在包头站住了脚,头前儿派了一队人回来,想把你二嫂嫂接过去团聚。他们少年夫妻,感情深厚,公公婆婆也见不得他们分别,就点头答应了,算日子,这时候你二嫂嫂应该已经到包头了。” 盛南锦惊喜道,“这可是好事,二哥哥如今也有主见了,比先前长进了不少。” 高氏道,“是啊,他在包头的买卖不错,公公也很欣慰。朝廷里有人知道这件事,背后议论了一阵。公公就像你说的那样,坦然应对,没有半点儿遮掩,反而落了个光明磊落的名声。有一次下朝后,皇上还将公公单独留了下来,问起小叔的事儿,公公也是有什么说什么,皇上便说‘怎么没想着在朝廷里安排个官职,送去了那么远的地方’,公公言道‘臣有二子,长子已占了官额,次子再入朝,恐会招来非议。何况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臣相信儿子经商也能走出一条路来’。皇上听后便没说什么,其他官员更是不敢再背后议论,这件事算是了了。” 盛南绒听得暗暗心惊。 皇上啊…… 那可是高高在上的存在,没想到居然还会和惠仲文说话。 盛南绒此刻才真真切切地意识到自己来了京城,她更加谨慎,唯恐说错了什么话惹人笑话。 高氏将两人请到后院的小厅,吩咐了丫鬟上茶。怀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