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承妆湊湊

第三百六十一章·农务


 甘妈妈生怕盛南锦一时兴起,也想去深山里转转,连忙道,“大小姐别觉得好玩,这可是辛苦活,不但山路难走,还有毒虫猛兽,她们都走习惯了,要是换了您,怕是还没到山下脚就被磨出了泡。”
  盛南锦明白了甘妈妈的意思,笑着道,“你放心,我不去,也不用拿话吓唬我呀。”  甘妈妈这才松了口气。  盛南锦换了话题,问起了庄子上的情况。  王庄头的妻子有一说一,回答得非常诚恳。  盛南锦暗暗点头,觉得这才是认真做事的态度。她轻声道,“既然是自己人,就不必分得那么清楚,何况王庄头年纪摆在这里,是我的长辈,回头让我见见他,也好说上几句话。”  因顾忌着盛南锦的身份,庄子上的男人都避了出去。  这可是莫大的荣耀,王庄头的妻子高兴地答应下来。  说话间先前在树荫下游戏的小姑娘们也都来到了门前,王庄头的儿媳妇赶紧将小姑娘拉了进来,让她们给盛南锦磕头问候。  看着眼前懵懂可爱的孩子,盛南锦非常的喜欢,“你们都多大了?”  小姑娘们先是瞄了王庄头的妻子几眼,见她没有说什么,这才一个个小声回答起来。  她们最大的七岁,最小的才五岁。  盛南锦便让陈六儿媳妇赏了两把糖和一包蜜饯,让她们出去玩了。  小姑娘们大声感谢,欢天喜地地出了门。  盛南锦道,“庄子上有多少孩子?”  王庄头的妻子道,“女娃就七个,男娃有五个,这会儿没在庄子上,回头再给大小姐磕头。”  想必男孩子都被父亲带了出去。  盛南锦道,“女孩子都学了些什么?男孩子可读书认字?”  王庄头的妻子道,“女娃就跟着咱们学些针线,灶上的事情也要懂一些。她们年纪都小,做不得什么重活。至于男娃则跟着男人下田劳作,可没读书认字的机会。”  盛南锦道,“算起来也没多少人,回头女孩子们年纪大了,若是有自己愿意的,可以送到我身边来当差。你们也瞧见了,我身边满打满算就这么些人,我正愁没有可心又信得过的人使呢。至于男孩子……若是有喜欢读书的,就送到私塾里去历练历练,学费都由我出。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要是能当掌柜,谁愿意做伙计呢?人嘛,总是要往高处走的。不求他们学出什么名堂来,好歹认几个字,对他们也是受用终生的好事。”  王庄头的妻子没想到还会有这样的好事,感激地连连道谢。  孩子们能读书就有出路,不至于都困死在庄子上,和父辈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忙碌了一辈子最后也没什么出息。  当天晚上,庄子上的人便都知道了消息,齐齐夸赞盛南锦是‘活菩萨’。  田庄虽然没有名贵的食材,但在王庄头妻子等人的张罗下,还是摆了满满当当的一桌。  盛南锦看着新鲜的鱼虾、蔬菜,很捧场的挨样都尝了尝,还赏了每人五两银子。  大家比过年还高兴,饭后又陪盛南锦说了会儿话,眼看着天色渐深,怕打扰盛南锦休息才不得不告辞。  第二天上午,盛南锦见到了王庄头。  王庄头一看就是常年做农活的,个子不高,肌肤黝黑,笑起来有深深的皱纹。他不顾年纪,一见面就恭恭敬敬地向盛南锦磕了个头,“小人见过大小姐。”  盛南锦赶忙让人将他搀起来,“您是服侍过我母亲的人,等同于我的长辈,不用这样多礼,咱们坐着说话吧。”  王庄头情绪激动地红了眼眶,感激万分地坐了下来。  盛南锦关心起了他的身体。  王庄头道,“年轻的时候不服输,可如今却是一天不如一天了。明明从前手拿把掐的活,现在却要忙上一整个上午。腿脚不怎么好,眼睛也不行了。”  盛南锦道,“操劳了一辈子,是时候歇歇了,有什么活就让年轻人去做,您在一旁指点就行了。”  王庄头笑眯眯地道,“他们做事,我总是觉得不牢靠,非得事事亲力亲为才行。这就是劳碌命,什么时候动弹不得,也就彻底放下了。”  盛南锦向他问起了庄子上农务的情况。  谈到这些,王庄头立刻便打开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