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一年前开始编织的大网(第3页)

  纵使刘备带走了三万精锐,但以着如今吴郡的底蕴以及军户制,绝非是扬州其余几个郡所能够撼动的。

  这一刻,刘备似乎明白了为何李基在讨董之前,几乎是倾尽全力地将军户制给推行了下来。

  这便是为了将吴郡的底蕴、民心充分地与军户制结合在一起,藏富于民,更是藏兵于民。

  一时间,刘备心中不仅没有担忧,反而有些许同情那些早早就落入子坤所编织的大网的那几只飞蛾。

  谁人又能想到,早在讨董的半年前,李基就开始为一年后的陷阱而编织大网呢?

  旋即,刘备不急不缓地将刚才李基所倒的热茶细细品完,然后开口道。

  “那便劳烦子坤陪我前往颍川访贤了。”

  ……

  与此同时。

  距离洛阳超过千里之遥的吴郡。

  漫长的距离,让洛阳的信息纵使以着换马不换人的方式,也存在着接近半个月时间的信息差。

  在刘备都已经准备率军离开洛阳之时,传递到吴郡的最新讨董战况却还是盟军的攻势在虎牢关受阻。

  而刘备、李基皆不在吴郡的情况下。

  如今吴郡的军政诸事,乃是由贾诩、顾雍、张纮、夏侯博、糜竺五人分别负责、相互监督。

  在司隶方向传回的情报抵达吴郡后,五人亦是齐聚在府衙之中商议。

  所商议的内容,不仅仅是吴郡、会稽郡内部的事宜,还有着关于粮草运输的问题。

  刘备率军远赴千里讨董,自然不可能像一穷二白的孙坚那样将所有粮草后勤都寄托在盟军身上,同样也一直通过海船保留着一条颇为漫长的补给线。

  如今,在虎牢关所传回的情报似乎渐渐不利于盟军的情况下,吴郡府衙之内也正爆发着一场争执。

  张纮全力主张劝说刘备退兵返回吴郡,认为如今千里迢迢地保持补给线,就算有着海船运输,消耗之大也足以让吴郡伤筋动骨;

  夏侯博则是认为该继续向刘备增派精兵,既是为了支持刘备的讨董大业,亦能防止出现了什么意外而令刘备深陷危机之中;

  除此之外,顾雍的态度倾向于张纮,糜竺则是倾向于夏侯博……

  唯有贾诩笑眯眯地充当着和事佬,劝说大家冷静友爱地讨论。
                网站公告:亲爱的读者朋友们!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无广告阅读爱读免费小说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     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爱读免费小说更好体验,更快更新敬请您来体验!!!! 爱读免费小说 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