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

 闭关锁国?!

 此词一出,无须特别解释,贾诩自然也从字面上理解了所代表的用意,这也让贾诩看向李基的眼神都微微发生了变化。

 你李子坤还敢说自己是个君子?

 还敢时时说我才是毒士?

 这般贻害无穷的“毒计”也是能从君子口中说出来的?

 瀛洲本来就明显比大汉要落后许多,大海的阻隔,让大汉的文化、技术、制度等等流入瀛洲都比高句丽等要明显困难许多。

 这也正是导致了当下瀛洲内的情况,明显要比相邻半岛上的高句丽要落后不少。

 而一旦实行“闭关锁国”,瀛洲无疑会进一步的封闭,源自于中原的先进文化、技术、制度等等都让倭人难以接触。

 几乎是在转念之间,贾诩就明白了此策乃是真正意义上的“毒计”无疑,用心之恶,堪比要将整个瀛洲圈养起来。

 不过,贾诩在下一瞬就明白了其中的好处何在。

 只要断绝了瀛洲与外界的交流,那么在瀛洲之内何为贵重,何为轻贱,自然就是李基一言蔽之。

 譬如:李基完全可以将金银在瀛洲中定性为一种价值不大的石头,在没有其他变现渠道的情况下,那么金银便是石头,无法作为货币或贵重物进行使用。

 如此一来,即便驱使倭人挖矿,倭人也断然不会冒着生命风险去做毫无收益的事情。

 “妙计啊!”

 贾诩的眼中精光浮现,这一刻看向李基的眼神就仿佛是找到了同道中人,道。

 “只要在瀛洲内彻底实行闭关锁国,那么不仅仅解决了倭人会因金银而屡屡叛乱或偷窃之事,还能使瀛洲内正在大肆挖掘开发矿产的消息暂时流传不出去。”

 李基也是相视一笑,手指朝着贾诩一指,又点了点自己,道。

 “知我者,文和也。”

 即便如今吴郡的海船技术冠绝大汉,但只要利益足够大。

 那么莫说是瀛洲周边的高句丽、扶余、百济、新罗等国家会有所异动,就算是大汉之中的各个势力必然也会行动起来。

 以着大汉的底蕴,发展海船绝非什么难事。

 因此,以着刘备集团的立场,一统瀛洲实行闭关锁国,无疑是百利而无一害,甚至这一步将会是可以将整个瀛洲圈养起来,安心开发金银矿脉的主要条件。

 至于,贾诩明白李基绝对是有备而来,且对于整个瀛洲的安排恐怕也都有了自己的明确思路,这也相当符合着李基过往那谋定而后动的性子。

 而值得李基如此准备,这反倒也间接说明了李基对于瀛洲上的金矿银矿的存在几近有着绝对的把握。

 “如此一来,这反倒显得我耗费了不少功夫准备将狗奴国控制有些许多余了。”贾诩有些无奈地自嘲了一句。

 “不,这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

 李基的手指在扇骨上摩挲着,儒雅温和地笑着道。

 “虽说我最初的打算乃是将狗奴国与邪马台国俱定性为覆灭倭国凶手,将两国俱灭,控制整个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