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师出有名(第2页)

 简雍的这一番言语,无疑说得也可谓是有理有据。

 如今吴郡的兵力主要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关羽所率领驻扎在富春山的五千兵马,一部分则是留在吴县周边拱卫治所的嫡系兵马,还有一部分则是分散在各个县城之中的郡兵。

 一旦刘备想要集合兵力,那么则是需要大肆从各个县城抽调郡兵。

 只是如何抽调,如何安排粮草,如何整兵等等,这些需要耗费的不仅仅是大小官吏的精力,同样还会给各地带来影响。

 可以说,刀兵一动,便已不是小事。

 更重要的是关羽一部只需派遣一偏将领一两兵马断那一股山越退路,配合一千五轻骑,甚至就是全歼那一股山越也不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简雍看来纯粹只为防备山越,随时准备策应钱唐县的话,如此完全就是大题小做。

 糜竺同样也是起身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拱手道。

 “宪和所言极是,山越不过是芥藓之疾,往年亦常有掠夺之事,但所掠不过是些小钱,一旦抽调兵力,所耗钱粮或是山越所害的十倍有余,如此未必就不是得不偿失。”

 对于糜竺与简雍的反对,李基亦是有所预料的。

 在其位谋其政,简雍主要负责流民安顿之事,糜竺则是负责钱粮,皆是不希望刘备动用刀兵的。

 且糜竺与简雍皆不是好战的性格,出言反对才是最正常不过了。

 总而言之,那便是在简雍与糜竺看来,大肆调动兵力之事得不偿失,完全就是多此一举。

 而面对着那简雍与糜竺的反对,武将们自然则是纷纷出言反驳。

 只是简雍与糜竺可俱是能言善辩之辈,在强行以嗓门压制对方的张飞不在的情况下,几乎是三言两语间就都被简雍与糜竺驳得不敢吭声。

 李基见状,明白以着自己的威望只要进一步坚决表态,那么简雍与糜竺也只能是不得不服从,但那种以势压人之事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项。

 若是李基事事皆搞一言堂,那么欲置刘备于何地?

 且即便最终李基是对的,那同样也会不知不觉地被其余同僚所孤立排斥,影响团结。

 旋即,李基隐晦地递给了贾诩一个眼神。

 正猛打着哈欠的贾诩,本想独善其身,装着看不到且看不懂眼神的模样,但想了想还是站了起来。

 尽管看着李基亲自下场辩论也是件趣事,但贾诩还是想早点解决这个问题。

 小会定大事,大会说小事。

 刘备与李基的小会基本已经决定下来的事情,这种大会也只是走个流程宣之于众罢了。

 而贾诩年纪大了,当真熬不起。

 刘备集团一众文臣武将几乎都年轻得吓人,大多都是十余二十岁的年龄,贾诩这不过年近四十的年纪已然是最长者。

 这让贾诩暗中直呼在精力上卷不赢这些人。

 “关将军一部,绝不能轻动。”

 贾诩先是一锤定音地否了简雍此前的提议,开口道。

 “富春山乃是扼守吴郡南部密林的要处,同时也阻隔了山越人对于吴郡南部诸县掠夺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