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土阿木隋杨中医
第一百六十六章(第2页)
中午找地方做饭,吃饭,午休,下午继续赶路。
又到黄昏时,众人便开始留意可以投宿的地方。
运气还算不错,在一条河边,众人看到了一个大村庄。于是纷纷下马,到村里去询问有没有愿意借宿的人家。
还好,有一家吃斋念佛的三口之家愿意把粮仓借给他们休息。
阿木要付钱,主人家不愿意,说帮助他们是积德行善,说什么也不肯收钱。
农村人喜欢夏夜聚在村口聊天,因为村口有风,可以吹散一天的暑气。
吃过晚饭,阿木便带了孟超也凑到村口听村民们谈天说地,顺便看能不能淘到些有用的信息。
看到来了一个小道士和一个陌生的壮汉,村民们颇感兴趣,便围着他俩问东问西。
孟超是北方汉子,性格豪爽,是有问必答。
阿木也认真听取了一些村民的提问,并做以解释。有些村民见阿木和善也变得胆大起来,便逞能似的,大讲特讲自己的想法和各种见解。他们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讲出来的东西却让阿木非常吃惊,它深深信了,实践出真知,在知识和求知方面并没有贵贱之分,而且他们对自己遭遇不幸所反映出来的豁达和乐观,也让阿木从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是啊,人只要活着就得吃饭,就得睡觉,就得大小便,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吗?″
“眼泪填不饱肚子。“
“饭可以胡吃,话不能胡说。“
“老天爷规定我们每天吃三顿饭为什么不规定一天吃一次或两次,或者干脆不吃饭,也能活的好好的呢?“
...
诸如此类,谈话内容是五花八门,天马行空,敢说敢言,有些道理虽充满了乡土味,却饱含着深厚的生活哲理和智慧,这些都让小阿木大看眼界,收益颇多。
众人正谈的尽兴尽乐之时,突然,从大路上连呼带叫的踉踉跄跄跑过来一个中年男人。
有认识的,忙起身迎上去,“张老二,怎么了?今天又喝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