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仕途浮尘缘

第860章 访客到访(4)(第2页)

 楚昊宇见魏向东他们来了之后,一直在谈论楚家寨的话题,他知道这显然与魏向东他们来到初衷不符,于是楚昊宇便转移了话题问魏向东,“向东同志,平山的发展情况怎么样?,目前有所改变吗?”。


 楚昊宇这一问,顿时勾起了魏向东和冉泽的一肚子话,魏向东面带苦涩地对楚昊宇说道:“楚书记,说起来惭愧,要说我们是江城市的郊县,而且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以及有背靠江城市这棵大树的支撑,按说发展起来是相对容易的。”


 “但是,我们平山目前的状况,并没有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能够快速的发展起来,除了前年省里在区西部凌渡镇上马了一个深水港项目,对当地的经济有所促进,其它区内的地方,目前的发展在资金上还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另外,您也知道,我们平山除了靠近江城这一优势之外,在地理和地方特色这一块,没有任何的先天优势,所以仅靠在种植粮食作物,以及劳动力输出这方面,想要快速发展,我认为还是有很大困难!”。


 楚昊宇认同的点了点头,并出声回应说道:“向东同志,你谈到的这些问题,我也有些基本了解,就平山来说,既有其优势,但又有其短板,而在这两者之间存在的不对等的衔接差,就是你们无法好好运用背靠江城优势的矛盾所在,也就是说,优势无法落地平山,所以这才导致平山的发展,跟不上其它地方的原因”。


 冉泽连连点头,他在楚昊宇话音落下后,随即插话地说道:“楚书记,您分析得太对了,就拿我们区来说,上面有项目扶持,但因为我们没有竞争优势,从而缺乏有效的竞争,致使我们眼睁睁地看着项目落户其它区,而且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和魏书记,楚书记,您的经验丰富,请您分析分析,我们如何能从劣势中走出来?,并走上快速地跟上其他区的发展步伐?”。


 楚昊宇在和文心怡对视了一眼后,他随即笑着回应魏向东,“向东同志,我们楚家寨是一脉传承下来的,所以这互帮互爱,相处融洽的氛围也是延承了家族的古训”。


 魏向东和冉泽也连连点头,魏向东笑着回应楚昊宇说道:“楚书记,您们祖上在明代,曾做过朝中的一品大员,后来因为躲避灾祸来到安山这里定居,并以耕读为立身之根本为楚家家训,这也导致截止到你们父辈这一代都没人进入仕途,不知这是不是属实的?”。


 楚昊宇哈哈一笑,“向东同志,你是怎么了解我们楚家的历史,了解得这清楚?,莫不是你们向我们的叔伯他们打听的这个信息吧?”。


 “不不不!,楚书记,我是因为上次在深水港结识您之后,听说您是安山镇的人,后来又专程向安山镇的齐友良同志打听了你们楚家寨的情况,这才从中了解了一二。”


 魏向东笑着连声向楚昊宇解释,不过他解释的目的,并不是怕楚昊宇责怪他多事,而是他要把他对楚昊宇的关注度明明白白地告诉楚昊宇,以此来代表他有与楚昊宇亲近的意思。


 再说,在他看来,楚昊宇在两年前还是正处级,这转眼之间就做了富阳市的市委书记,这升迁的速度不仅令人瞠目结舌,而且据说他是由中~组~部直接下派,这就意味楚昊宇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


 所以魏向东他要借着楚昊宇是出自安山镇,而且他和楚昊宇之前又接触过的这层关系,想在这个时候与楚昊宇进一步地加强感情联络,这样以后不管是对平山区,还是他本人都是有益无害的。


 而楚昊宇在听了魏向东的一番解释后,他并没去质疑魏向东的出发点,再说,像他这样的人,被人了解也纯属正常,更何况是家乡的父母官,这就更容易理解了。


 楚昊宇随即点头微笑着说道:“向东同志,你了解的情况基本属实,说起来啊!,这也我们祖上的一部辛酸史。”


 “当然,这也是当时的历史原因造成的,好在我家祖上躲避及时,不然就没有我们这个楚家寨,同时也没有我们楚家寨的这些人,包括我在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