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神话(大秦海军 )(第2页)

 

公输赢郑重点头:“大人放心,臣自会安排妥当。工匠们也会随船参与测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易华伟听闻已建造出两百多艘战船,微微皱眉:“两百多艘,暂时应该是够用了,但是大秦海军三十万将士,战船还是不足。”

 

易华伟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心中对墨家与公输家族的钦佩油然而生,这个时代的两大工匠世家,实力远超他的想象。仅仅凭借他提供的一些数据,就能成功打造出大秦宝船,这等智慧与技艺着实令人惊叹。而且,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各类战船均已建造完毕,那建造速度简直快到让他这个来自后世、见惯高效生产的人都叹为观止。

 

这一次他精心筹备组织的远航船队,绝非普通规模,而是一支大规模的远航船队,是这个时代史无前例的海上特混舰队。在他的宏伟计划里,船队将由两百余艘不同用途、不同船型的远洋海船组成,承载着大约三到五万余名将士,其规模之宏大、人员之众多、组织之严密,都将是开天辟地的壮举。【。3。】,

 

脑中念头一闪而过,易华伟转身朝公输赢说道:“通海侯尚未到来,先带我去看一眼大秦宝船。”

 

公输赢立即拱手应道:“诺!”

 

当一行人来到船厂,海风呼啸着扑面而来,咸涩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船厂内一片繁忙景象,工匠们穿梭于各个战船之间,或搬运工具,或检查船身。一艘艘战船整齐地停靠在岸边,模样各异,大小不一,在阳光的照耀下,船身的木材纹理清晰可见。

 

易华伟抬眼望去,平静的心首次泛起了波澜。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激动,一种难以抑制的冲动涌上心头。对于一个男人,尤其是像他这样尚武且胸怀大志的男人而言,战船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水上的交通工具,更是力量与征服的象征,是热血与荣耀的寄托,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向往,金戈铁马固然令人热血沸腾,但坚船利炮,才是真正让男人心潮澎湃的信仰所在。

 

公输赢在前面引路,一边走一边详细介绍:“大人,太子殿下…,这是护卫船,船身较为灵活,主要用于保护舰队安全;这是巡船,速度较快,适合侦察周边海域情况;这些是战船,攻击力强,是舰队作战的主力;这些是运粮的漕船,可保障远航的物资供应。至于大秦宝船在最上面……”

 

公输赢每介绍一艘船,都会用手指向对应的船只,身体微微转向,确保易华伟与赵统能清楚看到。

 

易华伟等人顺着公输赢的指引看去,眼神专注,不时点头,对停靠在岸边的战船有了初步的了解。易华伟心中明白,公输赢只是按照它们的用途做了简要介绍,实际情况肯定更为复杂,涉及到造船工艺、性能参数等诸多专业领域。不过,对于他而言,现阶段只需清楚大概的战船用途便已足够,具体的细节自会有尚工坊的专业人士去深入研究与把控。

 

终于,那艘巨无霸一般的大秦宝船映入眼帘。高高地矗立在众多战船之上,犹如海上的巨兽。

 

易华伟望着大秦宝船,不禁感慨万千,

 

仿佛已经看到了大秦通过海洋走向繁荣富强的宏伟蓝图,同时也预感到了未来海上可能面临的重重挑战。

 

一旁的赵统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无以复加,嘴巴微张,眼睛瞪得大大的,眼中满是惊叹与好奇。

 

听到易华伟的询问:“太子殿下,你看到了什么?”他不假思索便脱口而出:“大,好大……”

 

易华伟的额头瞬间浮现三道黑线,心中既好气又好笑,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带着一丝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伸手指着岸边的战船,语气凝重地说道:“看到它们,就看到了希望!”

 

易华伟深知,这个时代的中原人根本就没有海权意识。大秦本身地处西北,对大海的了解极为有限。

 

华夏虽位于太平洋西岸,自古便有海上活动,但古代海洋更多的是起到交通阻隔作用,而非联络作用。兼之海上并无敌国为患,故历代对海防的重视程度均远不如塞防。

 

海权意识是在现代工业文明基础上产生的,是一种企图通过控制海洋而达到控制世界的政治心态。而这种先进的理念,深深刺激到了易华伟。于是毅然下令整训楼船士,建立大秦帝国海军,而且一开始就定下了三十万之众的庞大数量。他深知,只有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大秦才能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与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