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我的哥哥是炮灰给老板打工的日子

第272章 家里来信(第2页)

  全程人家袁鹏袁主任,只带了眼睛和耳朵,全是在听老支书讲,听谭嘉平讲,当然了也听林立钟讲。

  这转悠完一圈之后,袁鹏的方向才有了改变,这次他不跟老支书一起了,毕竟对方还得忙村里的工作,东家长西家短的,这里婆媳闹矛盾了,那边半大小子打群架了,全都喊村长和支书去处理。

  袁鹏找到了林二爷爷,在知道这暖棚和养鸡场都有林立钟的参与之后,他果断地找上了林靖安,两人还是有些渊源在的,毕竟林二爷爷能这么顺利地到靠山村落户,还多亏了袁鹏。

  两人这段时间也熟悉了起来,毕竟都是能跟郝场长处到一块儿去的,相处起来还是很融洽的。

  之后的日子,好像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袁鹏好像就这么出现在了靠山村,也就这么适应下来了,大家并没有觉得跟之前有多大的差别。

  日子长了,村里人还能跟袁鹏说上几句话,开上几句玩笑了。

  当然了,变化还是有的,之前村里的试验田,都是希望大家都不要注意到才好,毕竟谭嘉平的成分在这摆着,但是袁鹏的到来,就好像多了一层保护壳,谭嘉平,代老头,还有村里那些给孩子们上课的老人家,都放松了不少。

  袁鹏自己也是有收获的,这次搞不好还真让他捡了个大便宜。他之所以自己主动申请到下面的公社蹲点,归根结底还是为了避开刘洋这件事情对他的影响。

  当然,刘洋的事情也确实如袁鹏所预料的那样,他被牵扯进来了,虽然两人已经离婚了,但是并不是那么容易撕裂开来的,之前革委会开会的时候,就有人提出来了,不过,好在自家老头子还在位子上,高主任还是买账的,再加上他主动退了一步,总算是度过了这一关。

  当初选择红旗公社的时候,袁鹏也是有自己考量的。他在这个公社本来认识的人就多,下去蹲点的话,不会受到为难,再加上这个公社离着县城最近,来回看望孩子方便。

  到了公社上,也没被安排什么活计,毕竟他不属于人家公社的编制,不归公社管理。

  袁鹏也不想一直闲着,就自己找了个方向,主动去调研了。

  这靠山村的事情,就是袁鹏在其他村子里调研的时候听说的,一开始只是知道了养鸡的事情,毕竟红旗公社现在基本上是村村都有养鸡的地方了,学的就是靠山村的模式。

  有那挨着靠山村近的村子,知道的就多一些,袁鹏跟人闲聊的时候,就知道了谭嘉平的试验田,还有入夏的时候,收获了一次的过冬麦子。

  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袁鹏跟杜书记聊了一回,就有了这次的驻村调研。

  来的时候,袁鹏就知道,这里的熟人不少,没想到比自己想的还要多。

  就比如这小知青林立钟,竟然跟林靖安是一家子,当初郝大哥来信拜托他一定要照顾好这位,说是战友,过命的那种,袁鹏就很是上心。

  没想到,这帮人最终是帮自己,林立钟这孩子不仅是谭嘉平试验田的骨干成员,还是提出养鸡方法的人,真是意外收获。

  袁鹏心里盘算了,只要自己老老实实地守好这片试验田,那到时候自己就能换个位置了。当然了,袁鹏也不是一点也没付出,这摊子大了,难免有人惦记,但是有他在这坐镇,还真就没人敢来招惹,所以,试验田也好,谭嘉平这群人也好,有了一段难得的平静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