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我的哥哥是炮灰给老板打工的日子

第183章 路遇故人(第2页)

  “是啊,三十年了,当年你还是检票的呢,现在都混成站长了,啧,这当了官就是不一样,都长胖了。”

  “得了吧,你这嘴还是这么损,哟,这是弟妹吧,见笑了,弟妹,我跟靖安是兄弟,发小,好多年没见了,难免多说几句。”

  “看出来了,王大哥是吧,靖安之前老跟我提起你,说除了大哥,就属你让他惦记了。”杜玉娟倒是把人给认出来了,主要是这眉梢的黑痣太好认了。

  “哈哈哈哈,弟妹这话实诚,不跟这小子似的,这次回来一定要多住些日子,等过两天我休息,来我家吃放。”

  ”王站长这下高兴了,他跟林靖安是多年的兄弟,从小光屁股长大的那种,见面也没提姓名,这杜玉娟却是张嘴就喊出了王大哥,可见,这林靖安确实是没忘了他。

  “好的,王大哥,到时候一定上门拜访,叨扰您和嫂子了。”

  “哼,我是看在嫂子的面子上,王麻子,冲你,我可不去。”

  “二安子,你可别来,别瞎了我那茅台。”

  “算了,看你这么客气的份儿上,我还是去吧。”林靖安一听有茅台,也不矫情了。

  “那就说定了哈,到时候我托人给你捎信儿。”

  “嗯,知道了。”

  “好了,弟妹,我就不留你们了,这舟车劳顿的,先回家去看看吧。”

  “哎,那先谢谢王大哥了。”

  三人说话的功夫,人也走的差不多了,林靖安也就赶紧拉着杜玉娟出去了。

  “二爷爷,这儿,在这儿呢。”林立西看着姗姗来迟的两人,赶紧摆手。

  “二叔,二婶,我是长江。”林长江赶紧打招呼。

  “嗯,这是大哥家的老二,我走的时候,刚记事儿,这转眼也是要当爷爷的人了。”林靖安看着眼前的林长江跟杜玉娟说着,语气中难免带着些唏嘘。

  “可不是嘛,二叔,你走的时候还是个大小伙子呢,现在都是糟老头子了。”林长江见林靖安伤感,赶紧开起了玩笑。

  “嗐,你个臭小子,有没有点当晚辈的样。”

  “二叔,咱赶紧回吧,我爹可是一早就起来等着了。”

  “好,走,赶紧回去。”林靖安也顾上别的了,几人上了马车,就回村去了。

  回到村里的林靖安夫妇收到了热烈的欢迎,毕竟村里的老人都是看着林靖安长大的。

  为此,林爷爷还专门办了几桌酒席,请了同村的老人来给林靖安夫妇接风,主要是为了热闹热闹。

  老家热闹,林立钟这里也没闲着。

  接到林爸电报,知道林二爷爷夫妻俩平安到达之后,就把这件事给撩在脑后了。等再听到听到他们消息的时候,就是两人回滨城的时候了。

  村里的小学筹建好了之后,过了正月十五就开学了。

  村里大大小小的孩子,一共来了五十个人,有近三分之一是女孩子。

  两个年纪一个屋子,两人一张桌子,一条板凳,正正好。

  开学的第一天,队部院子里挤满了人,村长,老支书,学生,家长,知青,凑热闹的村民,把一个本来挺大的院子,挤得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没有。

  老支书和村长分别讲话之后,这靠山村小学就算是成立了,第一任校长就是老支书,下面三个老师,各自分好了班级和所教科目。

  学生们参加完成立活动之后,就按照老师的招呼,分别进入了教室,门口的小木牌上用墨水清晰地写着年纪,村里的大部分人还是能认清的。

  村民陆续走了之后,院子里还是有人,他们是一部分的学生家长,不太放心,就多留了一会儿。

  等老师陆续就位之后,教室里开始传出郎朗的读书声,剩下的那些人才都离开了。

  林立钟也来凑了热闹,看到孩子们都进了教室之后,才离开的。

  她昨天难得主动联系了016系统,用积分换了一些具有年代特色的写字本,笔记本,还有铅笔,趁着晚上吃饭的功夫都给老支书送了过去。

  本来老支书说要给林立钟补钱,但是她没要,说这是林靖安夫妻留下的钱买的,就算是他们对村里小学的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