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我的哥哥是炮灰给老板打工的日子
第170章 起鱼(第2页)
这还得多亏了林立北和张家锋,张家军他们仨。
三人之前也不是光聚在一起闲聊的,为了今天这次冬捕,他们前前后后忙活了一周多,村里工具不全,为此林立北还专门回了农场一趟,用气焊把工具给做好的。
随着拖拉机的声音响起,这渔网开始慢慢匀速地从水里往外移动。
“哎,怪了,怎么还把拖拉机给弄来了。”
“嗐,你难道没发现吗?”
“发现啥玩意啊?”
“几年老八叔没找人拉网呀,”
“没找吗?”
“嗯,没找,去年的时候我参加了,为此还多分了两条大鱼回去,今年我可是早早就跟八叔打招呼了,结果,到了昨天还没信,就跑到老八叔家里问了,”
“八叔咋说的?”
“八叔说,今年村里有安排,让我今天等着看就行了,我以为是安排别人了,把可能的人都问了一遍,奇了怪了,一个人也没通知。”
“哦,对,我家老三,去年也是去起网了,今念也没他。”
“这是为啥呀?”
“我也去问老支书了,老支书说今年让咱们见识个新鲜的,用拖拉机起网,嘿,当时就把我给说懵了。”
“这咋弄啊?”
“我知道,我知道,我家就挨着村长家,上次去串门的时候,听到他家家军,还有冬子家的家峰,还有那个林知青,就是之前转到农场去的那个,好像是叫林,林啥来着?”
“林立北,”
“对,就是他,林立北,他们仨在村长家正捣鼓一个铁疙瘩,我纳闷儿啊,就问了村长,村长说,这东西是要按到拖拉机上的,冬捕用的。”
“铁疙瘩?哎,那拖拉机后面好像真安了东西,还转呐。”
“可不是,你看那渔网是不是缠到了那个滚轴上,这可方便多了,也省了咱不少力气呢。”
“那可不,这有文化就是不一样,之前,家军和家峰他们俩,整天忙忙叨叨地跟在那代老头的后面,整天上课啥的,搞得跟真的似的,我还以为是瞎胡闹呢,没想到,还真是学东西啊。”
“那咱今年不就少两条鱼了嘛。”
“嗐,少两条鱼又饿不死,关键是啥,咱都轻松了啊,你以为那两条鱼那么好拿啊,那次不得把膀子给勒的通红啊,不肿都算好的。”
“可不是,疼好几天呢。”
“对,这下好了,以后咱村都用拖拉机,这事在十里八乡的,那也算是头一份儿了吧。”
“可不,你看着东西整的多好,这就叫知识,知识那啥换命。”彡彡訁凊
“你可得了吧,人家那叫知识改变命运,啧,人家冯知青给咱上扫盲课的时候专门在黑板上写的,你还能忘啊。”
“对,就是这句话,你看我这脑子,还是得学习啊,回头我也让我家小柱子跟着代老头学习去。”
“得了吧,你家小柱子也就刚上小学,乘法口诀还没背会吧。”
“那也比在崔家寨上学强,那边的老师,整天就知道让孩子背那啥,教的还没咱村的冯知青好呢,就那几个字,我都认识了,小柱子还不会呢。”
“可不咋滴,我家强子也差不多,我还想着不行就托人送到县里去,可这一来一回四十多里路,孩子咋去啊,真是犯愁。”
“要不咱找找老支书想想办法去?”
“哎,这可以,老支书懂得多,肯定有办法。”
众人的话题已经从捞鱼过度到了孩子上学的事情上了,跑偏好几里地了,就在大家争论继续从崔家寨上学,还是找老支书的时候,突然有人喊了一声。
“出鱼了,快看出鱼了。”
大家伙很快就被吸引了,都纷纷看向了冰面。
之间渔网之中开始有零星的大鱼了,一开始三四条,后来慢慢多了起来,越往后越多,看着出口那处冰面都变黑了,大鱼一条接一条地,争先恐后得往外蹦,一出水面的时候还是活的,等落到地上的时候,就已经冻结实 了,砸到冰面上不断发出响声。
“这鱼真大,哎哟妈呀,这蹦三尺高得有了吧。”
三人之前也不是光聚在一起闲聊的,为了今天这次冬捕,他们前前后后忙活了一周多,村里工具不全,为此林立北还专门回了农场一趟,用气焊把工具给做好的。
随着拖拉机的声音响起,这渔网开始慢慢匀速地从水里往外移动。
“哎,怪了,怎么还把拖拉机给弄来了。”
“嗐,你难道没发现吗?”
“发现啥玩意啊?”
“几年老八叔没找人拉网呀,”
“没找吗?”
“嗯,没找,去年的时候我参加了,为此还多分了两条大鱼回去,今年我可是早早就跟八叔打招呼了,结果,到了昨天还没信,就跑到老八叔家里问了,”
“八叔咋说的?”
“八叔说,今年村里有安排,让我今天等着看就行了,我以为是安排别人了,把可能的人都问了一遍,奇了怪了,一个人也没通知。”
“哦,对,我家老三,去年也是去起网了,今念也没他。”
“这是为啥呀?”
“我也去问老支书了,老支书说今年让咱们见识个新鲜的,用拖拉机起网,嘿,当时就把我给说懵了。”
“这咋弄啊?”
“我知道,我知道,我家就挨着村长家,上次去串门的时候,听到他家家军,还有冬子家的家峰,还有那个林知青,就是之前转到农场去的那个,好像是叫林,林啥来着?”
“林立北,”
“对,就是他,林立北,他们仨在村长家正捣鼓一个铁疙瘩,我纳闷儿啊,就问了村长,村长说,这东西是要按到拖拉机上的,冬捕用的。”
“铁疙瘩?哎,那拖拉机后面好像真安了东西,还转呐。”
“可不是,你看那渔网是不是缠到了那个滚轴上,这可方便多了,也省了咱不少力气呢。”
“那可不,这有文化就是不一样,之前,家军和家峰他们俩,整天忙忙叨叨地跟在那代老头的后面,整天上课啥的,搞得跟真的似的,我还以为是瞎胡闹呢,没想到,还真是学东西啊。”
“那咱今年不就少两条鱼了嘛。”
“嗐,少两条鱼又饿不死,关键是啥,咱都轻松了啊,你以为那两条鱼那么好拿啊,那次不得把膀子给勒的通红啊,不肿都算好的。”
“可不是,疼好几天呢。”
“对,这下好了,以后咱村都用拖拉机,这事在十里八乡的,那也算是头一份儿了吧。”
“可不,你看着东西整的多好,这就叫知识,知识那啥换命。”彡彡訁凊
“你可得了吧,人家那叫知识改变命运,啧,人家冯知青给咱上扫盲课的时候专门在黑板上写的,你还能忘啊。”
“对,就是这句话,你看我这脑子,还是得学习啊,回头我也让我家小柱子跟着代老头学习去。”
“得了吧,你家小柱子也就刚上小学,乘法口诀还没背会吧。”
“那也比在崔家寨上学强,那边的老师,整天就知道让孩子背那啥,教的还没咱村的冯知青好呢,就那几个字,我都认识了,小柱子还不会呢。”
“可不咋滴,我家强子也差不多,我还想着不行就托人送到县里去,可这一来一回四十多里路,孩子咋去啊,真是犯愁。”
“要不咱找找老支书想想办法去?”
“哎,这可以,老支书懂得多,肯定有办法。”
众人的话题已经从捞鱼过度到了孩子上学的事情上了,跑偏好几里地了,就在大家争论继续从崔家寨上学,还是找老支书的时候,突然有人喊了一声。
“出鱼了,快看出鱼了。”
大家伙很快就被吸引了,都纷纷看向了冰面。
之间渔网之中开始有零星的大鱼了,一开始三四条,后来慢慢多了起来,越往后越多,看着出口那处冰面都变黑了,大鱼一条接一条地,争先恐后得往外蹦,一出水面的时候还是活的,等落到地上的时候,就已经冻结实 了,砸到冰面上不断发出响声。
“这鱼真大,哎哟妈呀,这蹦三尺高得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