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我的哥哥是炮灰给老板打工的日子

第66章 关于相亲(第2页)

 

“那真是太好了,我昨天让我们知青点的楼姐帮我带,她说供销社的都卖没了,没想到您这里有,那我就不跟您客气了。”方敏知道自己这一斤红糖的礼稍微多了些,郑家老太太这是不想占便宜,就收下了。

 

“方知青,那我送送你吧。”刘桂香客气地准备送人出去。

 

“不用,刘大娘,您留步吧,我先走了。”

 

刘桂香最终还是把人送到了大门口,看着方敏走出胡同,才回去了。

 

“娘,这方知青就是来做衣服的啊?”

 

“啊,要不然呢?”

 

“我还以为她看上咱家山子了呢。”

 

“哎哟,你这是咋想出来的?咱家山子是优秀,但是你算算日子,估计两人都没见过,人家怎么可能看上咱山子啊,再说了人家孩子也是大城市来的,迟早是要回去的,怎么会窝在这小村子里给你当媳妇啊,就凭你泼辣啊。”

 

“娘,我这也是魔怔了,最近来家里说媒的实在是太多了,弄得我现在啊,看见年轻的姑娘都以为人家看上咱山子了。”

 

“哎,之前说的那些啊,我都没瞧上,你也不用搭理他们。”

 

“娘,这么多,您一个都没有瞧上?那王家寨的王芳,还有蘑菇屯的元香兰,这俩也没看上?”

 

郑老太太摇了摇头,“这俩姑娘啊,名声倒是不错,但是那句话咋说来着,挑崽儿看母猪,这话一点也不假。”

 

“这话我也知道,但是咱是娶媳妇,娘,媳妇到了咱家,我教就是了。”刘桂香其实挺中意王芳的,小姑娘人长的讨喜,说话也是嘎本利落脆,跟她脾气相投,每次进城遇到的时候,王芳都会跟她打招呼,热情地跟她唠嗑。而且,更让刘桂芳满意的一点是,王芳在家排行老六,前面有五个哥哥,都已经成家了,她是老来女,跟山子结婚之后没啥负担,娘家那边都是帮衬。

 

“哼,人的性格是天生的,后天是改不了的,你嫁进来都多少年了,这是识人不清的毛病改了吗?”郑老太太白了老大媳妇一眼。

 

“娘,这好好的咋又扯上我了呢,您也说这么多年了,我现在看人也挺准的。”

 

“得了吧,就你说的那个王芳,她家里是五个哥哥,她娘死活不分家,非说要等到所有子女都成家之后再分,把家里五个媳妇管得服服帖帖的,没有一个敢扎翅儿的,你自己想想你要是她你能办到吗?”

 

“啊,我办不到,但是她家要都哥哥的话,那以后不都得帮衬这个唯一的妹妹吗?”

 

“帮衬?这个王芳啊,深得她娘的真传,哪个嫂子说她一句,她都堵人门口,非得逼着嫂子道歉不行。”

 

“啊,这是真的吗?娘,你咋知道的?”

 

“我之前一个老姐妹儿跟他家是邻居,隔三差五就能听到王芳在家里闹得鸡飞狗跳的,那些好话都是王芳她娘找人传的。”

 

“那这不行,这娶回来就是个搅家精,不行。”刘桂香一听就直接否了,按照郑奶奶这个态度,估计元香兰那边也有类似的情况,但她心里还有一丝丝侥幸,“娘,那蘑菇屯那个呢?”

 

“元香兰?”

 

“对,就是她。”

 

“她娘倒是没啥,在蘑菇屯风评挺好的,这元香兰人长得好看,说话办事也都是利索儿的,但是她有个毛病,抠门。钱进了她口袋,就甭想在要出来,她亲娘都不行。”郑奶奶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口水,继续跟老大媳妇说,“我表妹,就是你文椿姨,她不是嫁到长岭村了吗,离着蘑菇屯不远,她小姑就嫁到了蘑菇屯,跟你姨闲聊的时候说过这姑娘,你姨觉得人挺奇葩的,后来来看我的时候还讲给我听过。”

 

“啥事呢?”

 

“这姑娘过年的时候跟她妈要新衣服,当时她妈忙着回去照顾她姥姥,就把钱和布票给她准备好了,让元香兰自己去买布,等她回来就给做衣服。结果,这元香兰把钱和票收了,却没有去买布,自己个藏起来了,等她娘从她姥姥家回来的时候,死活就是让她娘给做衣服,她娘当时就问她给你钱和票咋不去买布,她说她要的事衣服,给钱和票和衣服没关系,她娘让她把钱和票拿出来,元香兰就不肯了,怎么说都不给,还死活要新衣服,她娘没办法了,都快到年底了,闹闹腾腾的不好看,就重新给扯布做了一件罩衣,之后但凡是到她手上的钱,没有能要出来的,她娘打那之后再也没指使她买过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