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是刘邦红掌清波.QD

第九十六章 赵高用不得啊(第2页)

    这,也是儒教开始前所未有的兴盛的原因。看到了这个趋势的王绾,在王翦、王贲父子交出兵权,王氏家族面临巨大危机的关头,果断地立即与朝廷上的儒教博士们结成了同盟,成为儒教目前最有力的代言人。

    可是,刺客事件,却再次强烈的刺激了秦始皇,再次激活了他内心的那种狂暴、独霸的情绪。

    为了抓捕刺客,秦始皇再次变得暴虐无情起来,采取了一系列法家主张的高压政策,不仅对咸阳宫里所有可能泄露他当日行踪的人杀无赦,而且对天下百姓严加防范、视如寇仇,也就与他本来想要推行的儒家那一套仁政爱民的治理之术,开始又背道而驰!

    这也还罢了,王绾以为,刺客事件毕竟只是偶发事件,只要刺客事件过去,秦始皇还是会恢复理智,继续推行仁政的。

    却不料,在没有严惩李斯的情况下,秦始皇居然又突然赦免了原本犯罪入狱的赵高!

    之前,赵高因为书法非常好,又熟悉法律,担任了尚书卒史,很得秦始皇赏识,秦始皇让他教导自己最宠爱的第十八个儿子胡亥,学习律法和判案。

    却不料,赵高一次徇私枉法,被上卿蒙毅、也就是大将蒙恬的弟弟,依法判处了死刑。

    可现在,秦始皇不仅赦免了赵高的死刑,还要重用他。正如秦始皇所说,论对律法的熟悉程度,赵高几乎是李斯之下第一人!赵高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家人物,但却无疑是站在朝廷中代表法家的那股势力那边的!

    大体上说,法家的这股势力,是代表着出身寒微的新兴政治力量;而儒家的这股势力,则天然地选择了与秦国、乃至六国旧有的权贵结盟。

    秦始皇突然重用赵高,无疑是发出了一个鲜明的政治信号。

    以王绾在大秦官场几十年的经历,以及在嬴政身边长期的观察,对于秦始皇嬴政的一些用意,自然也是能够看明白的。

    因为刺客事件,秦始皇要进一步对自己平日的行踪严格保密,所以要专门设立中车府令,来掌管皇帝的车驾出行等机密事宜,这,王绾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