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雪泥鸿爪ad
第一千一十九章 教案册子点到为止(第2页)
最根本的讲,非客观的或者主观的东西就一定不存在吗?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将直接决定效用价值与劳动价值的分野。
正如之前有人讲的,完美的圆恰恰在客观世界找不到存在的痕迹,总是有些许误差,完美的圆总是存在于人们的主观想象之中。
当一个社会否定主观感受,无法得到定价服务时,那像很多心理疾病都会被污蔑为吃饱了的无病呻吟。得到的必然是一个自诩客观公正却片面重视物质的,功利的,跛脚的社会。
否定主观差异,自然会进一步到否定个体差异。任何个人的行动都必须要先寻找到公众的必要性有理或者价值,否则就会被整个社会系统性排斥。理由便是不必须或者占用了社会公共资源。在这么一个僵化社会里面,要寻求进步,几乎是不可能的。
危害是一方面,但大明文化里的崇古风气,以古非今又是另一面了。
如果现在不及时出来跟劳作价值论打擂台,将来必然会有个先来后到排座次。最终柳常青那一套很可能会因为其提出的顺序在前,更古老而天然享有更高的地位。
现在双方也可以说几乎是同时提出的了。至少在先来后到上可不算吃亏。
高翰文小心翼翼地对效用价值论的教案册子内容点到即止。
这玩意,可不兴多写,毕竟岳百户要誊抄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