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二章 仁义经济三指数的问题(第2页)

 “出了什么情况吗?”高翰文一看刘君墨如此怯生生的,自然知道肯定是哪里有问题了。

 这一问,刘君墨才原原本本地把仁义经济三指数的问题说出来了。

 当然,这些问题也是公开说的,正好起到一个正人心,净浮言的作用。

 “你也让人去挂一个话题吧,多中心与单中心三指标披露的区别。接受不一致,不一致没那么可怕。”

 高翰文看着周围一圈懵逼的表情,好在刘君墨与李贽还是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了。

 “高校长,你讲清楚嘛,我感觉对我们写话本,很有用。老是写些才子佳人也很庸俗。”王世贞率先打破了现场的尴尬。

 “刘校长讲也一样”王世贞看着高翰文看向刘君墨赶紧补了一句。

 “你说说吧,让他们也知道知道刘校长的厉害。”高翰文笑着跟了一句。

 “那我说吧。”

 “问题的根源是三指数的府城数据与浙江省数据核对不上。我们其实已经补了一个神明,根源就是各府统计口径的差异,这个口径差异一方面是有些事物在一个地方算进指数,在其他地方或者在省一级不算入指数,或者反之亦然。另一方面同一个对象,比如说作坊,可能被交叉甚至重复统计进不同的府城。”

 “我想各位也许会觉得,既然口径不一致为什么不统一,为什么不以省级即我们研究所本部的统计为准?这样好给百姓一个准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