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雪泥鸿爪ad
第八百二十八章 银毒何解?(第2页)
泰西商人用当地不值钱的白银来换取大明的财货,然后自己去泰西赚取高价金币。而后又因为大明现在银毒泛滥,金贵银贱,又可以用赚来的金币换更多的白银,买更多的大明财货。
在这个交易过程中,就因为大明使用白银,直接导致大明里外里亏了两次,出口少赚钱,进口成本更高。而这种币制不同,还导致大明的商人在泰西购买不便,进而压缩了进口货物。
泰西人拿着大明的银子是能够大量采购实际货物的,而大明人赚了银子却什么都难以买到。只能干拿钱。除非大明商人铁了心定居番邦,否则其最佳的策略必然是赶紧将白银拿回国内,完成采购,以避免以后白银增多,银贱货贵的风险,这无疑又加剧了银毒。
整个奏疏签名是海瑞与经济大学堂货币学课题组
而内容结构上,既有传统的儒学说理微言大义,又有新学的算学代数推导,还有详实的白银流入流出与物价等相关资料月度数据,甚至还有后附了一个相关性验证。
这么大费周章,总之就是一句话,大明拿实物财富去换泰西缺乏购买力的白银吃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