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学术之争(第3页)

 这一学期其实就已经是基础与专业课各占一半了。已经安排的专业课有《仁义基础论》,这一门主要是刘君墨讲解他的经济增量的,主要是如何计算与如何分析。此外,还有《仁义指标解析》,这就是讲之前仁义两指标的计算,并汇合经济增量指标如何及时发现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 

 很显然,哪怕作为高翰文较晚收下的弟子,刘君墨也独自撑起了一门学科,就后世的宏观经济学。利用经济指标给经济运行做体检,并及时人为干预。虽然刘君墨觉得社会经济运行很可能有问题,但人能有那么优秀吗?能解决宏观存在的问题?甚至能认识到这些问题吗?深究一点就是问题先于认识还是认识先于问题了?所以之前内部讨论师门小伙伴怼过,除非历史是个循环,过去的问题还会在未来出现,否则这一视角的研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特别是不能解决新问题。一旦时代变了,就会被抛进垃圾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