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雪泥鸿爪ad
第四百六十二章:苦一苦浙江,骂名高翰文来担(第2页)
其实只给嘉靖皇帝一人誊抄就还好。现在是嘉靖要一份、裕王要一份,锦衣卫指挥使那里要上供一份,杭州镇守太监高越维那里也得上供一份。剩余一份几乎看不清笔画字迹的,留给自己家传用。闎
岳百户的小九九简直是把一个武官时时刻刻想要向文官跳槽的愿望展示得淋漓尽致。
不过这也蛮契合岳百户的人设的,因为其腰刀除了闹白莲教那次,其余就没见拔出来过。哪怕这次跟着去临安县也不见拔刀。有时候都怀疑是不是平时为了减重,带的是只有刀鞘到柄却没有刀身的装饰品。
趁着岳百户在前衙值房抄写记录没完,高翰文也计划进书房把杭州继续加税的思路写下来。
一句话就是想办法把现在的各种附加提留再提一提,然后以朝廷商税的名义明确下来,免得将来有人要施展仁义给免了。
三七分就是个很好的比例嘛。
当然,三分归朝廷,以浙江的发展路径,可以预期已经是一个年上缴财政破五十万两的负担了。主动上供,浙江这边也不是全无要求。就一点要求,就是浙商通行全国,各地只交朝廷正税不交附加提留。并且浙江带头取消附加提留。
岳百户的小九九简直是把一个武官时时刻刻想要向文官跳槽的愿望展示得淋漓尽致。
不过这也蛮契合岳百户的人设的,因为其腰刀除了闹白莲教那次,其余就没见拔出来过。哪怕这次跟着去临安县也不见拔刀。有时候都怀疑是不是平时为了减重,带的是只有刀鞘到柄却没有刀身的装饰品。
趁着岳百户在前衙值房抄写记录没完,高翰文也计划进书房把杭州继续加税的思路写下来。
一句话就是想办法把现在的各种附加提留再提一提,然后以朝廷商税的名义明确下来,免得将来有人要施展仁义给免了。
三七分就是个很好的比例嘛。
当然,三分归朝廷,以浙江的发展路径,可以预期已经是一个年上缴财政破五十万两的负担了。主动上供,浙江这边也不是全无要求。就一点要求,就是浙商通行全国,各地只交朝廷正税不交附加提留。并且浙江带头取消附加提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