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沈一贯发现了货币中的猫腻(第2页)

在沈一贯这里,货币与财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就是货币越多,财富越多。相反,货币越少,财富越少。


但货币与财富的关系并不是严格对应的。因为沈一贯从郑大何大两人那里了解了商业,发现商人在资产配置与货币交易的差异。


发现商人的经营,作坊、物件虽多,但却不一定都需要货币,只有那些等待交易结算的东西,才需要去确定价格。因而,沈一贯还引入了流通的概念。


就是流通中的财富与流通中的货币大致相当。在货币这里加入流通,则同样是因为大部分士绅都有藏钱的习惯。这种一辈子也不可能参与流通的货币,自然要被排除出去。


从这里,忽然,治国安邦的机理就一目了然了。


因为绝大多数升斗小民家藏财富、货币都是极少的。能吃饱就不错了,还有钱,那都是士绅的事情。


这意味着,只有流通,财富与货币流通,升斗小民才能参与其中,分得一部分利益。侪


一旦停止流通,原本一无所有的升斗小民,连拼命获取财富与货币的资格都没有了。


这与之前高翰文在经济大学堂开学演讲布置的问题对应上了。因为当时的问题是“如何合法地将手里一枚铜钱,自动变成更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