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雪泥鸿爪ad
第四百三十三章:英雄迟暮俞大猷(第2页)
“恭迎布政使大人,布政使西平临安倭乱,北定南京兵变,我被武人都难以望其项背啊”
俞大猷上来一通马屁话,把高翰文夸得舒舒服服的。
之所以,这会儿明明战功卓著,还这么伏低做小,根源在于俞大猷可比比了戚继光。现在的俞大猷已经五十好几的人了,一身伤。
而且官至福建总兵,已经不会再有升官的空间了。
何况福建倭乱已经平定,广东那边的倭乱更不成气候。很显然,已然是英雄迟暮,没有用武之地了。
但是,俞大猷退了无所谓,但手底下这标营一千家丁亲兵,怎么安置却成了问题。阑
对于营兵或者说募兵,除非朝廷有编制,否则从来都是提起裤子就不认人的。封赏完毕就该自谋出路了。更何况是这种家丁。
但这些都是跟着俞大猷东征西讨,多的十来年,少的也有好几年的老兵了。更老的老兵都死绝了,倒是不用费心安置。
这些人,去干其他的,要么看不上,没油水。看得上,有油水的,基本又不要他们。这不是把人往贼路上逼吗?
俞大猷上来一通马屁话,把高翰文夸得舒舒服服的。
之所以,这会儿明明战功卓著,还这么伏低做小,根源在于俞大猷可比比了戚继光。现在的俞大猷已经五十好几的人了,一身伤。
而且官至福建总兵,已经不会再有升官的空间了。
何况福建倭乱已经平定,广东那边的倭乱更不成气候。很显然,已然是英雄迟暮,没有用武之地了。
但是,俞大猷退了无所谓,但手底下这标营一千家丁亲兵,怎么安置却成了问题。阑
对于营兵或者说募兵,除非朝廷有编制,否则从来都是提起裤子就不认人的。封赏完毕就该自谋出路了。更何况是这种家丁。
但这些都是跟着俞大猷东征西讨,多的十来年,少的也有好几年的老兵了。更老的老兵都死绝了,倒是不用费心安置。
这些人,去干其他的,要么看不上,没油水。看得上,有油水的,基本又不要他们。这不是把人往贼路上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