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风向有点不对呢?(第2页)

  虽然是高翰文后附的,但也得要足够身份的人附和才有这个效果。

  之前一直替杭州新学发言的张居正差点没气死。因为自己刚刚气愤拒绝鄢懋卿的书稿分发,没想到关键的时刻却被高拱抢了风头。

  “哈哈,这《故事会》后附的智力测试也挺有意思的”之前一直以来的内阁好好先生,李春芳,在这个时候也发话了。

  李春芳是礼部尚书,本来就是负责科举,这种测试也是理所应当。

  只是这两个话题,彻底把经筵的前半段带歪楼了。

  贾南风,其父贾充,为经学世家传承,官至大都督,使持节、假黄钺,谥号为武。所以正统儒学世家出身,识文断字,礼仪优良得贾南风,后世怎么会变成引起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呢?

  魏晋时期,贵族女子读书较为普遍,不至于没受到过儒学的熏陶。虽然可能不如蔡文姬这类的大文豪,但已然超越大多数了。

  原本就当是贵族出个败类就算了,晋朝的败类那么多,根本不缺贾南风这一个。

  但跟萧太后对比,立马就显出问题了。….萧太后,儒学文盲鞑子贵族出身,家教里,就没儒学什么事。另外韩德让是医家出身,后天自学的内容里面也没什么儒学内容。

  就这样的人,还教育了一代明君辽圣宗,直接开启大辽景圣之治,还如约归政辽圣宗,不仅实现了宗室皇权的和平过渡还保证了改革首领韩德让的人生安全。

  最终实现,韩德让,赐姓耶律,死后陪葬辽景宗、萧太后皇陵左右的最高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