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还施彼身(第2页)

  更可气的是,远在辽东的女直人,也会借着与辽国榷场贸易的机会探听大宋的情报。他们有海东青,那玩意据说非得更快,能传递更多东西。要不然,哪儿能有后面的宋金海上之盟,夹击辽国呢。

  所以,真实的情况时,在北宋边将接到汴梁军令前十来天,辽国西夏的军队已经针对性地做好布置了。

  这几乎完美地解释了为什么北宋那么发达,战力却如此拉胯。要知道,哪怕是拼消耗,北宋也至少能碾压西夏的。

  君不密则失国,臣不密失其身,几事不密则成害。大抵是如此。

  关于用间,裕王还是能从《萧太后传》中看出些门道的。

  比起孙子兵法的五间,《萧太后传》里更多偏向技术流,比如用密码本、用蛮夷语言、用伪装设备、用文化渗透。

  最关键的技巧则是因势利导与保护间人。

  要不然,萧太后也不会差点把宋真宗忽悠瘸了放弃汴梁。即使没成功,留在汴梁的间谍也是生根发芽,在后来辽道宗狙击北宋变法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说道辽道宗就不得不来一句,大辽虽亡于天祚帝,实则亡于辽道宗。

  道宗皇帝一方面崇信佛门,一方面杀害皇后,霍乱皇亲外戚,疏远太子,致使太子十八岁而未进学,彻底断了萧太后以来对皇族教育的传承。另一方面,崇尚汉化儒学奢侈,处处礼仪典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