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雪泥鸿爪ad
第二百五十二章:以义民养义民(第2页)
因为是木质结构,加上之前杭州发大水,冲垮了好多房子,所有有些木头可以二次利用。知府老爷要去灾区遗址捡垃圾,谁也不敢阻拦不是。
于是乎到了冬至这天,项目也推进到完工。
只是问题是从建设到完工,天天从城里过来看热闹的市民不少,但真正愿意出钱预定的却几乎没有。
先是说等建好了再决定是否购买,后面剪彩建好了,一群人还是犹犹豫豫的。只是似乎看出端倪的张管家,从按察使衙门请了几个捕快过去当铺兵才陆续有人过去。主要是离码头更近,跑船下力的住过来其实更方便才是。
而这段时间,河运正是繁忙,这帮人,可不缺钱买房子。
---
说回剪彩当日,高翰文也终于把自己的思路厘清了。那就是义民得加价了。
以前好歹还1000两,现在都滑坡到100两就算义民了,这怎么行。
以后的义民,分两条路线,一条是杭州城内无房的低配版,一种是杭州内有房的。有房的义民照旧跟着朝廷走,只是杭州本地义民纳捐,需得给杭州衙门一比一配套才行。意思是跟朝廷捐多少,得等额给杭州知府衙门捐款。
于是乎到了冬至这天,项目也推进到完工。
只是问题是从建设到完工,天天从城里过来看热闹的市民不少,但真正愿意出钱预定的却几乎没有。
先是说等建好了再决定是否购买,后面剪彩建好了,一群人还是犹犹豫豫的。只是似乎看出端倪的张管家,从按察使衙门请了几个捕快过去当铺兵才陆续有人过去。主要是离码头更近,跑船下力的住过来其实更方便才是。
而这段时间,河运正是繁忙,这帮人,可不缺钱买房子。
---
说回剪彩当日,高翰文也终于把自己的思路厘清了。那就是义民得加价了。
以前好歹还1000两,现在都滑坡到100两就算义民了,这怎么行。
以后的义民,分两条路线,一条是杭州城内无房的低配版,一种是杭州内有房的。有房的义民照旧跟着朝廷走,只是杭州本地义民纳捐,需得给杭州衙门一比一配套才行。意思是跟朝廷捐多少,得等额给杭州知府衙门捐款。